8月6日,第十三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AI 202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幕。大會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東方企業創新發展中心、360互聯網安全中心、ISC.AI大會組委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北京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服務聯盟、中關村數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中關村朝陽園“數鏈先鋒”產業黨建聯盟、大模型產業聯盟承辦,ISC平臺、納米AI、360AI辦公支持。
隨著人工智能發展進入下半場,智能體技術加速突破實驗室邊界,深度融入產業核心領域,日益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關鍵引擎。在此背景下,ISC.AI 2025以“ALL IN AGENT”為主題,加速推動智能體技術的顛覆性創新、產業深度融合與生態體系繁榮,開啟智能體時代全球發展新紀元!
構建智能體創新生態,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為助力人工智能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與協同治理,廣大民營企業要把握時代機遇,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羅來君在致辭中提出三點建議,首先要胸懷國之大者,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其次要堅持開放式創新,促進成果加速落地;最后,要共繪同心圓,打造智能向善的治理體系。
智能體黑客的出現加劇了網絡攻防的不對稱性,人工智能之于網絡安全既是風險也是機遇,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原副主任,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在致辭中指出,要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潛力的同時確保其發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使其成為守護安全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
推動AI技術和數字安全的融合發展成為助力數字化建設、提速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ISC名譽主席、教授鄔賀銓在致辭中表示,首先,要深化行業大模型協作,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其次,要加速大模型技術創新與架構演進,提升效率與可及性;第三,要創新升級數字安全防護體系,構建AI驅動的主動免疫;最后,要深化國際合作,共建開放、包容、安全的數字未來。
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呈群體性突破之勢,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特征更加明顯,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總工程師,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趙志國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和安全領域的結合日益緊密,要堅持技術創新,筑牢安全發展根基;堅持融合賦能,壯大產業發展生態;堅持協同共治,形成安全發展合力。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戰略性力量,已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計算機分委會主任委員郝志強在致辭中表示,智能體技術正在重構安全攻防體系,亟需以人才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以安全為基石,構建支撐數字中國建設的現代化能力體系。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驅動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結構的加快變革,中共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飛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市始終強化首都站位、首善標準,堅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高地奠定堅實基礎。
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安全的融合發展,已成為賦能數字化建設、加速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姜洪朝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將充分發揮首都核心優勢,積極探索數字經濟改革發展模式,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構建“人工智能+數字安全融合發展”的嶄新格局,為打造中國數字經濟“北京樣板”、全球數字經濟“北京標桿”提供有力支撐。
智能體蜂群首秀,重塑智能參會體驗
智能體作為本次ISC.AI 2025的核心議題,在本屆大會上實現了深度應用與創新實踐。本次ISC.AI 2025大會由全球首個L4級別的智能體系統“納米AI”深度賦能,大會開場show由納米AI智能體蜂群支持,溯源民族精神血脈,全景展現從頂層戰略到產業騰飛與科技突破的躍升,演繹大國崛起史詩。開幕式由首個納米AI賦能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主持,打破虛擬與現實邊界,為與會觀眾帶來全新參會體驗,開創智能體辦會“試驗田”,為智能化時代探索無限可能。
8月7日,ISC.AI系列主題論壇將繼續呈現精彩議題,創新獨角獸沙盒大賽、訓練營、ISC.AI PARK等特色活動將持續開放。ISC.AI誠邀各界同仁共襄盛舉,共赴智能化時代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