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SC.AI 2025 “新型涉網犯罪打擊與治理”論壇圓滿舉辦。本次論壇匯聚公安專家、技術先鋒與行業領袖,聚焦AI賦能下的犯罪偵查、精準防御與全鏈條治理,深入拆解實戰案例中的技術邏輯與戰略思維,致力共同構建“技術防御+協同治理”的智慧防線,守護數字時代的安全基石。
論壇伊始,360數字安全集團副總裁郭亮在致辭中表示,360每年投入約4.5億元用于數據存儲,在全球200余個數據中心建立了近2EB的存儲規模。盡管投入巨大且社會經濟回報有限,但秉持企業責任與家國情懷,我們依然認為其意義非凡。因此,360期望將這些數據、專家及能力投入到反詐事業中,為民眾、公安機關和我們自身貢獻力量,這正是360多年來堅守的初心。
360數字安全集團副總裁郭亮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電信網絡詐騙治理中心副主任杜偉以《我國電信網絡詐騙新形勢新問題》為題進行了分享。他指出,當前我國電信網絡詐騙呈現新特征:AI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入犯罪鏈條,境外詐騙資源已成為主流,極大增加治理難度。詐騙實施渠道全面向互聯網轉移,超九成案件涉及網絡工具。與此同時,技術攻防對抗的烈度、頻次與范圍持續攀升,形成更復雜的攻防博弈局面。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電信網絡詐騙治理中心副主任杜偉
?
江蘇省公安廳反詐騙和新型犯罪總隊處長周洲在《當前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防策略探討》的分享中提到,打擊跨境犯罪需全國協同打響整體仗、攻堅戰與持久戰。所謂整體仗,即全國統籌部署,明確目標、共享證據材料,形成治理合力;攻堅戰則需直擊犯罪集團核心,緊盯背后的金主與出資人,若不將其徹底鏟除,電詐犯罪難以根絕。這場斗爭既是短期內的集中攻堅,更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系統工程。
江蘇省公安廳反詐騙和新型犯罪總隊處長周洲
360數字安全集團首席反涉網犯罪研究專家、技術總監郭玉暉在《2025反詐面臨的新挑戰和思考》的主題演講中表示,AI發展的核心瓶頸并非算力,而在于數據治理。若缺乏多維度數據支撐,即便應用AI技術也難以輸出有效結果。因此,首要任務是構建多源數據體系,其次需建立科學的數據治理機制。在此基礎上融入AI技術,方可實現流程化應用創新。這正是360當前探索的方向,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360數字安全集團首席反涉網犯罪研究專家、技術總監郭玉暉
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副院長謝玲在《涉案虛擬貨幣刑事處置相關問題研究》的分享中談到,當前虛擬貨幣處置問題凸顯,政策層面在金融安全與創新平衡中注重風險防控,同時需兼顧治理需求。民事領域對虛擬貨幣的財產權益持否定態度,刑事領域則將其作為犯罪資金載體進行追繳,這種差異對司法實踐提出協調挑戰,需進一步明確法律定性,以統一處置標準。
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副院長謝玲
在抗擊涉網犯罪的最前沿,一線民警的專業素養與敬業精神,是保衛人民利益、凈化網絡生態、守護社會安寧的關鍵力量。論壇現場,多位基層執法骨干結合實戰案例,系統分享了新型犯罪偵查技巧、技術反制手段及群眾工作創新方法。
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偵察研判支隊副支隊長馮浩提出了反詐體系化對抗方案:融合標準化智能化研判、可視化實時監測、關鍵目標定點打擊反制、智能化自助防控于一體,實現全鏈條閉環治理;太原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副主任靳國華則聚焦新型涉網犯罪手段與技術攻防對抗,配合眾多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詐騙作案手法的演變路徑;壽光市公安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追蹤影子工作室負責人汪昆明從AI賦能實戰的角度,呼吁打破信息孤島、深化“AI+大數據”研究、加強跨區協作及構建專家庫實現效能躍升。
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偵察研判支隊副支隊長馮浩
太原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副主任靳國華
壽光市公安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追蹤影子工作室負責人汪昆明
?
此外,多位企業專家也分享了有關新型涉網犯罪的思考。成都無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售前總監陳立果就如何使用AI助力涉網案件線索研判進行了分享,深入剖析了聚焦涉網線索的核心價值,并探討了研判過程的核心目標與實施方法。成都鏈安產品總監焦華琛則聚焦AI大模型賦能虛擬幣偵查的創新實踐,全面呈現其重塑風控體系的前瞻路徑。
成都無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售前總監陳立果
成都鏈安產品總監焦華琛
數智化浪潮下,電信網絡犯罪呈現智能化升級、規模化擴張、全球化滲透新特征,持續沖擊公共安全邊界。本次論壇的舉辦,凝聚了各方應對新型涉網犯罪的共識,將有效加速智能打擊防范體系落地,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護航社會安全提供強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