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致辭:朱小黃 原中信銀行行長原中國建設部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控官
朱小黃:各位同仁,各位專家學者,嘉賓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與各位相聚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加由騰訊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共同主辦的中國互聯網安全的領袖峰會探討金融科技安全的問題。
首先我對“2016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峰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長期深入研究科技創新與金融安全各位專家學者嘉賓到來表示熱烈的感謝,并期待著精彩發言。
金融科技和互聯網安全這兩個加在一起,我覺得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話題。事實上從20世紀末開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便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也為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在金融領域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業結合,產生為“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和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興起,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傳統金融面臨沖擊。轉型需求迫切,應該說互聯網金融的確改變了中國金融的生態。其深刻影響仍然將會繼續深入和擴大!
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在帶來方便、快捷、門檻低,收益高等等的同時。安全問題也成為互聯網金融的痛點。伴隨著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犯罪案件呈快速上升的趨勢。
從2015年易租寶案子以來,P2P跑路愈演愈烈在有證可查2600家P2P公司當中,已經跑路的平臺達到705家。出現困難,停業和問題平臺達到1407家,大量唐氏騙局以P2P模式搬到互聯網上,造成了一批騙子的暴富,也讓更多人血本無歸。
監管欠缺的互聯網金融正在積極風險,期待著要規范。互聯網本質是金融不是互聯網,從傳統金融相比,雖然帶來快捷提高了效率,滿足了中小客戶的商業需求,我們支付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終端工具,但是忽略了金融的本質。也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野蠻生長!
其中伴隨著一些盜版、抄襲,惡性競爭,假貨,法律風險監管等一系列問題。我本人長期從事金融和風險管理的工作。借此機會跟大家分享幾條風險管理的經驗和體會:
第一、風險隱藏在收益之后,容易讓人看不清而忽略。
第二、金融風險工作的職責是促成交易,通過發現、提示規范風險,促成有效的交易。
第三、任何經濟活動都在大的歷史環境下進行,在大格局一定的條件下風險總量總是一個常量。各個主體通過低于常量的風險競爭,從而拿到市場。
第四、所有規則都要符合人性,違反人性的規則都是風險之源。
第五、未來趨勢之一是風險管理的工具化,先進的流程和工具,包含了先進的觀念,工具化建立的數據以及主張。趨于網絡化、模型化、智能化。
第六、隨著M2增速下降,泡沫化時代逐步增速,這種金融風險會逐漸暴露。經濟、金融不確定性增長。將面臨各種挑戰,根本上來說是對我們現在風險管理體系的挑戰。
第七、完整的投資成本,包括財務成本,機會成本和風險成本。風險成本計量技術基本成熟,要學會運用。
第八、全球科技進步,帶來的財富增長,沒有得到公平的分享,這恐怕是全世界最大的風險根源。
謝謝各位!